当前位置: 学堂 - 锐观察

国际能源署:清洁能源技术重塑能源供给方式

来源:经济参考报 690 2023-10-27

  颗粒在线讯:国际能源署当地时间10月24日于巴黎发布的《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到2030年,世界能源系统将发生重大变化,清洁能源技术将发挥更大作用,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份额将接近50%。报告呼吁各国提升行动力,加强国际合作,以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应对能源安全挑战。

  清洁能源技术快速发展

  国际能源署报告称,太阳能、风能和热泵等清洁能源技术快速发展,正在重塑从工厂、车辆到家用电器和供暖系统等各种场所和设备的能源供给方式,预计到2030年,清洁技术在能源系统中将发挥“比现在大得多”的作用。 根据报告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的数量将是现在的近10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份额将从目前的约30%上升至近50%;热泵和其他电加热系统的销量将超过化石燃料锅炉;新建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将是新建燃煤和燃气发电厂的3倍。 清洁能源技术的增长势头和世界各地的经济结构性转变对化石燃料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份额到2030年将下降至73%,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 报告同时指出,上述预测基于各国政府当前执行的政策,如果各国按时、足额兑现能源和气候承诺,清洁能源的发展将会更快。但是,要实现将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各国仍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

  加快减碳进程 促进能源转型

  国际能源署指出,尽管基于当今的政策环境,清洁能源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但如果不积极行动,全球碳排放量仍将居高不下。报告呼吁,要加快减碳进程,促进能源转型。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应支持清洁能源转型,因为清洁能源转型能够带来很多好处,包括新的工业机会和就业机会、更强化的能源安全、更清洁的空气、更普惠的能源供给和更安全的气候。 报告提出了一项到2030年促进能源转型的全球战略,由五个关键支柱组成: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两倍;将能源效率改进率提高一倍;将化石燃料作业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削减75%;建立创新的大规模融资机制,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清洁能源投资增加两倍;实施确保有序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措施。 报告认为,促进能源转型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每个国家都需要找到自己的道路,但国际合作对于加速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比罗尔表示,尤其是碳排放量下降的速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为可持续解决方案提供资金的能力,这一切都表明了加强合作的重要性。

  积极应对能源安全挑战

  这份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还审视了能源安全挑战的演变范围。报告认为,全球能源危机带来的一些直接压力已经缓解,但能源市场、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都不稳定,“进一步破坏的风险始终存在”。 根据报告预测,受能源危机打击较严重的天然气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缓解压力。从2025年开始,新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将大幅增加,到2030年,每年新增产能将超过2500亿立方米,相当于当今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总量的45%左右。不过,尽管产能的强劲增长将缓解天然气价格和供应的担忧,但也有造成供应过剩的风险。 此外,中东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能源安全问题上。国际能源署指出,中东令人担忧的局势给本就受高通胀、高利率冲击的全球经济带来了进一步的不确定性。 根据其10月原油市场月度报告,虽然当前国际原油供应没有直接受到巴以冲突影响,但随着冲突持续,市场担忧情绪或将加剧。分析人士指出,在巴以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地区外溢效应逐渐显现,而这也成为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国际油价走向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报告显示,化石燃料价格已从2022年的峰值回落,但市场仍然“紧张且动荡”。比罗尔认为,地缘政治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加速世界各地的能源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供应中仍占主导地位,到2030年占比仍高达七成以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日前发布的《2023年世界石油展望报告》也预测,未来20年,石油仍将是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但比例将从2022年的31.2%下降至2045年的29.5%;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从2022年的2.7%升至2045年的11.7%。 在上个月举行的第24届世界石油大会上,与会业界代表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不同,能源获得形式也各不相同,过早淘汰化石燃料将危及能源安全。解决未来能源转型问题要同时投资于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以及减排技术,加大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力度以实现大幅减排。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